权威加盟代理门户

连锁便利店大战珠三角 杂牌小店生存空间将被压缩

   日期:2012-12-09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单辉强    评论:0    
核心提示:OK、7-11 等连锁店过江龙 在东莞遭遇滑铁卢之后,东莞本土便利店经过一轮强势扩张,开始迎来混战洗牌的战国时代。  上月,广东
 OK、7-11 等连锁店“过江龙” 在东莞遭遇滑铁卢之后,东莞本土便利店经过一轮强势扩张,开始迎来混战洗牌的战国时代。

  上月,广东天福连锁商业有限公司高调宣布,成功收购并消化掉东莞本土便利店品牌“利的”的160 多家便利店。这消息立刻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业内人士预测, 经过一轮“井喷式”发展后,东莞本土的十多个便利店品牌,在向整个珠三角扩张、开展城市争夺战的同时,混战洗牌不可避免。专家称,当并购成为潮流,杂牌小店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

  并购战

  “天福”一口吃掉“利的”

  2004 年, 欧阳华金带领一帮大学生打出“天福”品牌,在业界并没引起多大的波澜。但随后几年,“天福”井喷,加盟店遍布东莞,并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地发展加盟店, 在业界声名鹊起。今年6月,该公司更名为“广东天福连锁商业有限公司”。

  8 月,“天福” 一举吞并了拥有160 多家便利店的“利的”,在经过重组和消化后,上月初, “天福”宣布吞并“利的”成功,并购后,该公司拥有“天福”、“想家”和“利的”3 个子品牌,成为东莞唯一一家拥有多个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公司。

  “天福”公司董事长、总裁欧阳华金估算,到今年12 月,旗下便利店数量将接近2000 家,数量超越“上好”,仅次于有4500 多家加盟店的“美宜佳”,位居东莞第二。“天福”人认为“天福”仍处于上升期,扩大网点占领市场是当务之急,而收购同行是最快捷便利的方式。

  至于如何平衡自家兄弟“手足相残”,欧阳华金说,“天福”走中高端,“想家”和“利的”走中低端,占领不同细分市场。“我们不开店,别人也会开,公司不同品牌开在同一条街上,尽管有竞争,但终归肥水没流外人田”。

  对于“天福”的吞并举动,东莞连锁便利店老大“美宜佳” 的副总经理周振兴不置可否, 认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抢位战

  珠三角狂开店

  扩张不遗余力

  如今, 东莞便利店连锁企业的市场争夺战,早已从东莞打到深圳、广州,直至延伸到整个珠三角。“美宜佳”的一半店面不在东莞; “天福”1800 家加盟店中只有700多家在东莞;其他品牌如“想家”、“上好”,也有一部分门店在东莞之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在东莞这个连锁便利店的“温床”,发展和扩张空间渐趋饱和。不过,像广州、深圳、佛山、惠州和中山等珠三角发达城市, 目前便利店连锁经营这种模式还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 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在未来2-3 年内,这些城市会迎来便利店快速发展的爆发期。

  其实,早在多年前,东莞的便利店便开始抢占东莞以外的市场, 发展势头良好。

  “美宜佳”的加盟店,已经覆盖广东除了韶关、茂名、潮州等七个地市之外的其余地市, 单店数量超过4500 家,遥遥领先同行, 并规划5 年内覆盖全省,其“江湖霸主”

  地位暂难撼动。在珠三角9个市中,除了肇庆之外,其余8 个市都有了天福的门店。

  至于其他品牌, 同样在珠三角攻城略地,屡屡得手。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莫安达认为,东莞的便利连锁点以“小”

  为特点,在有800 万人口的东莞发展,得天时地利人和,拥有良好的发展土壤。他们和东莞的居住特色相结合, 以周边居民为服务对象,熟悉本土消费习惯和偏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很大的优势。他表示,便利店向外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有市场。

  服务战

  卖彩票代缴费

  培养固定客源

  对于天福等品牌的快速吞并扩张模式,“美宜佳” 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美宜佳” 副总周振兴告诉记者, 美宜佳不会并购,专做“美宜佳”品牌,在向全省推广的同时,将会更加精细化加盟店的经营。

  在混战扩张的同时, 东莞不少连锁便利店的服务越来越精细,除了卖东西,还提供公交IC 卡充值、收集洗衣、代送快递、代缴费、代售彩票等社区服务功能。周振兴表示,便利店的功能还将继续完善,打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增加这些功能, 门店其实也赚不了什么钱,主要是提供服务,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务能力, 吸引和培养固定消费群”。

  “另外,我们正在尝试电子商务。”周振兴说,美宜佳试水做“电商”已经两年,目前其网购平台“生活馆”可以通过网络销售部分产品,但如何把顾客吸引到网上来,成为最大的挑战。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东莞的其他连锁便利店因缺乏成功先例,自觉电子商务难做,大多仍然处于观望状态,裹足不前。

  东莞连锁行业资深人士黄志云说:

  “我们在等着美宜佳,等他们做出来后,我们才会公布自己的电子商务计划。”

  

  东莞本土的便利店遍布各社区街道

  地头蛇挤走过江龙 直面难题险中求胜

  羊城晚报记者从东莞市零售行业协会采访了解到,1996 年,沃尔玛等洋品牌进来后,1997 年“美宜佳”应运而生,成为东莞最早的连锁便利店公司。

  此后, “上好”、“天福”、“合家欢”等本土品牌纷纷试水并迅速成长,而深圳的“万店通”、外资背景的“OK”和“7-11”也相继进入东莞市场,争先发展。刚开始时,很多便利店连锁公司都是由几家几十家门店做起,慢慢做大。

  东莞的连锁便利店公司,基本采取加盟模式,加盟店缴纳一定的加盟费, 以及每月缴纳品牌使用费,即可使用公司品牌,并享受培训、配送货物、设备维护等相关服务。目前东莞的便利店连锁企业已经超过十家,在全国地级市里是最多的。

  “过江龙”遇水土不服

  在东莞南城第一国际百安中心,一家便利店门前还挂着“万店通”的牌子,不过里面已经空空如也,这是东莞外来连锁品牌遭遇滑铁卢的一个缩影。

  早在好几年前, 有外资背景的“OK”、“7-11” 进入了东莞市场。随后,“OK”便利店在2008 年全线退出东莞,“7-11” 则至今仍在勉强维持, 但在东莞南城只有两家门店。据悉,这两家“过江龙”

  之所以铩羽而归, 原因是定位中高端消费,经营成本太高,与定位中低端的东莞本土便利店相比毫无竞争优势。

  “他们来东莞发展,等于是找死啊。东莞本土的便利店太强大了。”东莞连锁行业资深人士黄志云认为, “OK”、“7-11” 因档次太高, 不适合东莞消费水平, “万店通” 则没有过多的优势和特色,在东莞本土便利店的竞争下,它们都难以打开市场。

  “连锁便利店满地都是,市场蛋糕就那么大,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在南城体育路口附近的“7-11”便利店,店员向记者大倒苦水,说现在开便利店根本没有钱赚,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地头蛇”遭物流瓶颈

  东莞便利店连锁企业的成长期不长,大多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一旦发展到200 家门店后就会遇到瓶颈。正如拥有160 家加盟店的“利的”,随着往外拓展的手越伸越长,开店慢、配货少、店距远而导致物流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愈发凸显。“利的”的结局是被收购。

  对此,黄志云分析:“那些失败的企业,往往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基本功’。”黄志云说,东莞很多只有一两百家门店的便利店企业,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后勤配送跟不上,其下辖的连锁便利店只好向批发部或者找同城的连锁便利店拿货,严重制约了发展的空间,以“利的”来说,只有一个300 平方米左右的仓库, 仓储和配送根本跟不上。

  “在省内,不管多远,我们一般都保持两天一次配送。”“美宜佳”

  相关负责人说,便利店连锁企业要保持强劲竞争力,必须要在短期内积聚一定规模才能够支持起物流配送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十多家便利店连锁公司中, 只有“美宜佳”、“天福”、“上好”等寥寥几家拥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其他均缺乏长距离配送能力。

  购买力下降压力大增

  欧债危机席卷了东莞制造业,同时带来的还有购买力下降。东莞便利店老大哥“美宜佳”,也感受到了行业不景气。美宜佳副总经理周振兴透露,“美宜佳”的收益较去年基本持平,运营压力大增,“尽管东莞本土便利店的数量已经很多,但是我认为随着农村化向城市化的继续发展,仍然还是有便利店的生存和拓展空间”。

  周振兴坚定地认为,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推进,只要人们有“便利”

  的需要,便利店就有价值,而人们对品牌的追求,为连锁便利店提供了生存土壤。

  “现在股市熊了, 有点余钱的人没地方投资,连锁便利店就成了最稳当的投资方式, 至少不会太亏。”“想家”总经理何琳分析称,这也是造成目前东莞便利店多如牛毛的原因, 即使竞争已经这样激烈,也还是有人想轧进来。

  外界认为,大型超市的发展将给连锁便利店带来冲击,业内人士则认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便利店就在家门口,我买包烟,当然越快越好,跑超市太麻烦。” 黄志云表示,便利店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不冲突,定位不一样,“我更愿意把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定义为‘互补’”。

  

  杂牌士多店

  越来越难做

  士多店感到冷冷冬意周姨在东莞厚街三屯商业街开了家士多店。在东莞,这样的士多店多如牛毛。不过,在人流集中的南城、东城、万江、虎门、长安、厚街等地,这些士多店却湮没在“百川”、“想家” 等连锁便利店的招牌之中。

  相对于品牌连锁便利店的你争我斗热火朝天,杂牌士多店俨然感觉到冷冷的冬意。

  早上6 点半,周姨打着呵欠开门做生意,她的床离士多店一步之遥。为了生存,小店从6 点半开门营业到凌晨2 点,周姨和丈夫轮流看店。“再偷懒就活不下去了。”

  周姨门店所处的位置被工厂和花园小区包围,人流旺盛,按理说生意应该不错, 可是自从“美宜佳”和“天福”在附近开了店后,周姨的士多店就少了很多顾客。

  “没办法比, 人家是送货上门, 又有牌子, 现在买什么都看牌子。”周姨有点哀怨。她说她也可以送货上门,可人家就是只找“美宜佳”和“天福”,夫妻俩忙死忙活一个月也就赚个3000 元, 比去工厂打工多那么一点。周姨说,再这样下去,干脆回老家开店算了。

  连锁便利店一统江湖?

  “天福”吞并“利的”,引起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的注意。“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东莞不缺商店和超市, 东莞这种便利店,短时间内可能达不到沃尔玛这种高度,但未来很难说。服务对象和经营品种的差异化,为东莞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但林江担心:“天福”的做法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 他说,香港很多很有历史和特色的小店,被屈臣氏、百佳等收购后,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天福”如果在业界引起收购兼并的热潮,杂牌小店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便利店一统江湖之后,如果统一提价,消费者将是最终的埋单者。

 
 
网站提醒    本站所有资讯作品与内容图片等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本站的宗旨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的免费资讯阅读平台,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与参考...... 本站始终如一的支持维护著作版权,也愿意为优秀资讯作品与内容的宣传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作者本人或版权方不想让您的作品出现在本站,请您说明联系我们删除。为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大家踊跃举报。让“不法分子”无处可藏!健康绿色才是我们的目标。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功能  |  积分奖惩  |  常见问题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  鄂ICP备19026939号-1